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内分泌科 > 甲状腺疾病 > 甲亢
编号:13396961
一波三折的甲亢患者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10月10日 医药卫生报
     一波三折的甲亢患者

    河南济钢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岳继鹏

    6个月前的一次诊疗让我既欣慰又遗憾。

    一位61岁女性患者以“腰痛伴高热2天”入院。其有冠心病、心房纤颤病史1年。5个月前,其被查血糖高,在某医院住院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。

    检查显示:患者体温39.4摄氏度,血压120/60毫米汞柱(1毫米汞柱=133.322帕),心律不齐,右侧腹部压痛,双下肢膝以下轻度指凹性水肿,余未发现明显异常。

    本次诊断考虑为急性肾盂肾炎,但入院查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胸片、腹部CT(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)等均未见明显异常,肝功能显示胆红素明显升高,转氨酶基本正常,2种抗生素联用3天症状无好转。患者精神状态每况愈下,且出现厌食、恶心、呕吐、胸闷、心悸、四肢无力等症状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入院后,有一项检验结果非常奇怪:患者1年前因心房纤颤,为减少栓塞风险,就诊医院让其口服抗凝药华法林,量不大,每次1片(2.5毫克),平素未良好监测凝血功能,可本次住院化验INR(国际标准化比值)却升高至5.75,各种出血风险可谓一触即发。

    患者入院后第3天恰逢我值夜班,患者再次出现高热。我仔细查体,发现患者表情淡漠、大汗、心率很快,尤其是轻度突眼和消瘦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
    我再问患者丈夫。他告诉我说,1年前,患者就已经开始出现体重下降这一情况。近1年来,患者体重下降了20千克左右。1年前,患者还曾因经常发困、反应迟钝、胡言乱语、四肢无力在外院被诊断为“多发腔隙性脑梗死”,住院治疗效果并不明显;4个月前,因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、心衰再次住院,并发现糖尿病,之后体重下降更加明显。

    我托起患者双手,感觉有轻微震颤。“老年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甲亢危象?”这一判断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。如果是的话,那么从1年前的神经症状到心律失常、糖尿病,再到目前的发热、凝血时间延长就可以解释了,赶紧查!
, 百拇医药
    第二天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印证了我的判断: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超过正常人3倍之多,各种临床表现符合甲亢危象。

    甲亢危象是内科的少见急危重症,死亡率很高,需要立即给予治疗。应用糖皮质激素、抗甲状腺药物,进行退热、镇痛等各项措施后的第3天,患者的症状明显得到改善,发热消失,腰痛缓解,进食增加,精神好转。

    甲亢危象的常见诱因是感染,该患者的感染存在于何处?各种检查未发现有明显感染源存在,住院期间患者曾诉说咽痛,治疗后咽痛消失,难道是急性咽炎诱发?患者情况越来越好,进一步检查似乎没有必要,暂时出院,继续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,定期复查也许是常规治疗方法。

    令人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半个月后,患者突然再次出现高热,这次进行发热相关检查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:布氏杆菌抗体强阳性!患者第一次住院期间,我曾怀疑过该病,但患者及家属均表示发病前无病畜(牛、羊等)接触史。

    这个可是不多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呀!追问之下得知:患者6个月前听人说喝牛奶可以补钙,便从离她们家不远的一个养牛场买来鲜奶喝,有的时候也没有经过严格加热就饮用了。我查找资料发现,原来感染了布氏杆菌的牛羊可以在乳汁中分泌大量病菌,人饮用后会感染发病。

    感染源终于找到了,我立即给予规范的抗布氏杆菌药物联合治疗。至今2个月余,患者再也没有出现发热症状,并且随着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,其饮食、精神逐渐正常,体力恢复,体重增加。

    至此,患者的疾病终于真相大白了!这真是一个既倒霉又幸运的患者,幸运的是发现的还不算太晚。如果继续下去,甲亢性心脏病将变得不可逆转,她的体力可能再也不能恢复。, 百拇医药